隨著社會高速發展,塑料已經成為我們經濟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材料,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塑料會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許多塑料制品都是一次性使用然后被丟棄,進入到土壤、海洋中,對生物和人類生活造成污染。另外據統計全球只有9%的塑料被回收,沒有被回收的大多數塑料都不能被生物降解,而是被分解成越來越小的碎片,最終被海洋生物攝入,這個過程需要幾百年甚至更多的時間。

在塑料制品投入市場前,需要通過生物降解測試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那么常用的檢測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微塑料鑒定
“微塑料”(Microplastics)的概念在2004年被提出,指的是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微塑料無法收集,并且不可降解,會嚴重污染海洋和土壤生態系統。同時,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有研究表明,全球人均每周攝入近5克微塑料。
微塑料的來源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日化產品中人為添加的塑料微珠;另一類是來自于塑料制品在生產和使用中的損耗以及在廢棄后的分解。
2、氧化降解(OXO)塑料鑒定
氧化降解塑料(OXO-degradable plastics)是在傳統塑料中添加降解助劑,通過氧化作用,在光/熱條件下塑料碎裂成微小碎片,或產生化學分解的塑料。
氧化降解塑料分解成的微小碎片不能降解,會造成微塑料污染,危及海洋和其他生態系統;同時,降解助劑會導致塑料回收制品性能下降,使得氧化降解塑料不能進入回收環節被循環利用。
3、生物降解塑料檢測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和/或沙土等條件下,和/或特定條件如堆肥化條件下或厭氧消化條件下或水性培養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終降解變成二氧化碳(CO2)或/和甲烷(CH4)、水(H2O)及其所含元素的礦化無機鹽以及新的生物質(如微生物死體等)。
以上就是本篇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希望以上的內容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感謝您的觀看和支持,后期會整理更多資訊給大家,敬請關注我們的網站更新。